Blogtrottr
Mr.闕小豪 :: 痞客邦 PIXNET ::
闕小豪,人類行為觀察家。喜好古生物化石、大自然、旅行、電影、閱讀等。 合作來信:char0125@gmail.com 
《年少時代》我們小時候的那些困擾
Feb 15th 2015, 13:37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海報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先來說說這部電影哪裡特別,這也是我在觀賞電影前就知道的資訊,它花了12年的時間用同一批演員(主要)拍了這部電影。

使用相同的演員10年,若說是每天都播出的鄉土連續劇這可能沒什麼,但它只是部2小時多的電影呀!

主要差異在哪?最簡單來說就是效益,每天一集的節目能帶來多少的廣告效益?

而只能單次(趟)銷售的電影,需說服有人願意出資投資這可能沒什麼報酬的電影。需說服演員長達12年的參與,光要把演員聚在一起應該就很困難了,許多演員與工作人員在這12年內勢必得多次放棄假期或旅遊計畫。光這兩點就很難達成了,這在「好萊塢」應該是個創舉。

但這是影評人觀賞電影的角度,影評人談得是電影製作的困難度與手法技巧。

而我身為一個觀眾,在意的簡單來說是「電影想表達什麼?」,稍微仔細一點來描述的話,

電影裡頭有沒有什麼是「For 大眾」的「普世價值」,像是傳遞正向的思考、娛樂性(有什麼比讓人快樂還重要呢?)、紀錄當下等等?(自溺的無病呻吟是我最討厭的)

以這部電影來說,我會把電影分成兩個部份。前半段毋庸置疑我會給上「Top 5」的評價,電影展現的雖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我卻覺得非常有意思,觀賞起來相當愉快。

簡單來說,電影在描述那些我們都曾經歷過的「年少時代」,那些情緒、疑惑、共通回憶等都一再湧現。

但電影後半段我沒那麼喜歡,會覺得導演中斷開始就抓不到那前半段所擁有的「銳利觀察」,敘事流於庸俗。觀賞時我就開始猜想,導演應該是沒有完整劇本,隨著社會每年的發展逐漸編寫新的內容進去。

當然我也有朋友跟我持相反意見,他反而認為故事後半段才是有趣的。再次強調,每個人看電影角度不會一樣,我只是表達我的感受,以及解釋為什麼會有那些感受。

(這段談及獲獎情報,但也算是推薦)

在觀賞電影前得知這部電影有入圍奧斯卡不少獎項,觀賞完的當下我會認為電影表現優異的包括:

爸爸媽媽的演技(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小男孩小時候的演技很不錯,但長大有一點點不知道要怎麼面對鏡頭的感覺。

再來會想給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兩個獎(前半段)。

最佳剪輯。(有圖有證據,請看心得速記)

回家查資料後才發現我的感受全中,只漏掉一個獎項:最佳劇本(原創)

寫這段是想說明,我覺得奧斯卡有些獎項是「觀眾」就能感受的到的,是那種你只要認真去觀賞電影就能感受到的。但有些獎項真的還蠻莫名其妙的。(或者是我沒辦法理解)

.上映日期:2014/11/14

.片長:165分

.電影資訊:@開眼@IMDb(8.2/146,162)、@爛蕃茄(98%/261)、@臉書專頁(32萬讚)

.電影預告:中文預告

.片尾劇情:應該是沒有(湳山戲院卡掉)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孩童時代、父母離異、繼父、酗酒

在寫電影心得時很多時候是用來紀錄,紀錄電影呈現出哪些主題,或認為以後可以用來歸納出更多資料的小細節也會先記錄下來。我的心得有點類似筆記(資料庫)+心得感受,這些資料在未來會以有系統、有主題的使用並呈現。

影片呈現出一個小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常遇見的種種現象,這部份帶有蠻鮮明的美國文化色彩。我們(觀眾)可以反過來思考,導演用了哪些「東西」去代表那個年代,然而那個東西是不是又有足夠的代表性呢?僅個人觀察到的紀錄如下:

年代文化代表

卡通《七龍珠》(畫面是魔人普烏)。床邊故事講《哈利波特》(口頭提到愛哭鬼麥朵那段,應該是消失的密室那集)。打保齡球(這段我覺得是顯示平價娛樂,我是這時才知道居然有防洗溝護欄這種東西,給孩童用的)。

美國攻打伊拉克(順便藉由爸爸之口罵了一下布希總統)。男孩都在聊《星際大戰》(尤達)。玩XBOX。哈利波特主題樂園(不知道是哪間,孩子們手上的書是混血王子的背叛)。高爾夫球。蛇板。電玩Wii。

選舉時請求鄰居在庭院上插上支持候選人的牌子(歐巴馬、麥肯,第44任美國總統選舉)。Facebook。《暮光之城》。被協助的國家都認為美國是為了石油而出兵(不太確定這是出兵哪國)。Lady Gaga(MV)。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解散後的合輯。

手機視訊。《星際大戰》(爸爸跟梅森提到歐比王)。賽博格(cyborg)。歌曲,高堤耶(Gotye)的《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撞球間。相機,Canon 7D。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男孩小時候電腦螢幕是長這樣的

孩童時代的呈現

電影有呈現出很多我們在孩童時代都曾經歷過的事物,會覺得電影很明顯是以「梅森」的「感受」角度去描述(而非第三人稱),包括:

.惡人先告狀

明明就是被姊姊欺負,但老媽一進來,姊姊馬上裝哭說自己被打了。(這就是我覺得以梅森感受角度描述的)

.父母吵架、父母分居、搬家

媽媽跟爸爸常吵架,而後分居,孩子不想搬家,那會突然失去既有的朋友;我想這是很多有相同經歷的人的痛。

姊姊在搬家時忙著打電話跟朋友告別。(這幕對角色的刻劃還蠻深刻的)

.在牆上畫身高記號

我們家也有這樣做。這些共通的回憶,會讓我覺得電影不沉悶,而且很有趣。

.惡作劇

媽媽要後座的兩位孩子乖乖做好不准講話時,兩個孩子互相搔對方癢,想要對方發出聲音來。

我們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所以我看到這些片段時會會心一笑。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戳破別人吹的口香糖泡泡也是很多人共有的回憶吧

.孩子只會只記得父母吵架的片段,不會記得恩愛的片段。

爸爸對姊姊說的這句話就突然讓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受,好像真的是這樣也,我們都只會記得父母親吵架時的片段。

所以呢?

所以當你成為別人父母時,要記住這個現象。就算你跟伴侶恩愛一百天只吵一天,孩子也只會記得你們吵架的時刻。

像媽媽要跟爸爸吵架時,就會把他找出去談。(當然孩子還是會感受的到這些)

.沒辦法開口問的困惑

當媽媽跟上課的教授談話後,比爾教授(媽媽第二任婚姻)逐漸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時,男孩露出了相當疑惑的表情。

前半段這裡我能明顯感受到男孩充滿困惑,他不知道爸爸跟媽媽為什麼要吵架?他為什麼要搬家?為什麼有別的男人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

他有太多疑惑了,但是這些疑惑他沒辦法開口問。(這段看得我好難受,覺得小男孩好可憐)

這小男孩被迫提早成熟,像是男孩就曾經問爸爸「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沒有小精靈?」。

.被迫跟新爸爸相處

我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是奧莉薇亞的孩子得被迫面對很多家規,像是比爾就是一個底線非常多的人。

這個新爸爸會常常去「國王酒」買酒說要給週末要來的客人,但其實都是自己喝,有嚴重酗酒問題,會打奧莉薇亞。

還會故意嗆聲,在孩子與她面前喝酒給大家看來宣示自己絕對的主導權,甚至一個不爽玻璃杯就拿起來丟。

我想這是很多有過繼父、繼母的人都曾體驗過的痛。(看得我為四個孩子的際遇好心疼,心會痛)

.為什麼什麼事情都不過問我?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有自己的喜好(主要可能是穿著或髮型),但父母總是沒問過就主動強迫你應該要怎麼穿、留什麼髮型。

比爾就曾強迫男孩剪平頭,男孩不爽,認為頭髮是自己的,他裝病不去學校(怕被同學笑)。

.動不動就得搬家

我本身沒有搬家經驗,但有遇過許多小時候常搬家的人,他們都覺得他們的童年很不快樂。

有些是因為父親工作常常得調度各地、父親欠下大筆賭債、父母離異等。

小男孩就很不爽為什麼他連打包的時間都沒有,就得到一個新的學校去上課?

(個人倒是蠻好奇美國可以這樣隨時轉學喔?另外上課要唸誓約?)

.拒絕母親的疼愛行為

孩子長到一定年紀就會學到需要獨立,尤其是在學校會特別容易拒絕母親做出那些疼愛的行為(像是整理衣服、親臉頰額頭等)。

.寧肯在臉書上讓朋友知道,也不願告訴父母

爸爸就曾說要了解姊姊發生什麼事,去看她FB就是了。

大多數人都會比較願意跟同儕分享心事,而非父母。(這現象到成年、到老都還是一樣)

.監護權不等於愛

爸爸會讓人有種感覺,雖然他只是每週能探望孩子的那個人,但他才是真正在教育孩子的人。

記得他小時候送兩個孩子回家時,孩子急著向他炫耀自己在學校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收藏(把情感表達的很真實)。

中間有段生疏期,他抱怨兩個孩子跟他的互動太過生疏,乾脆把車停到路邊,轉身跟兩個孩子把話說清楚,他說「talk to me」,他是真的在意孩子,爸爸這段很迷人。

.父母跟孩子談性

這可能也是很多父母會難以啟齒的,爸爸的觀念是,與其你可能會冒險做錯事,不如跟你講清楚什麼是最危險、絕對要避免的。

所以他就告訴孩子就算真的要發生性行為,也要做好避孕,戴保險套。

.父母生氣的點:你沒做到你答應的事

這段大概是這樣子,姊姊因為覺得跟同學一起去接弟弟很丟臉,就沒去接弟弟,回來之後被老媽罵,但是她覺得這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

很多時候兩代之間會有代溝是這個樣子的,譬如你有門禁,但當你跟同學混在一起時,很容易因為某位同學遲到、不能出門等原因把行程拖晚了,但你又不好意思先走,最後就是超過門禁時間。你會覺得你不是故意要去挑戰那個門禁時間的,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委屈的。

但父母在意的地方(因為我也到了這樣的年紀了所以能體會),一來是怕你有危險,二來則是生氣你沒答應自己要做到的事。

.男生聚在一起幹壞事

大概國中時,男生很容易聚在一起,明明就沒什麼事好做,就只是去做一些小壞事。譬如拿有攻擊性的鐵盤飛鏢射門板、用空手道破壞木板(小男生特別喜歡搞破壞)。聚在一起抽煙喝酒。聊天就是比誰比較早有性經驗這樣。

.小孩會很在意大人承諾過的事

爸爸曾經在友人面前說過等男孩16歲之後就要把車送給他,結果男孩還沒16歲,爸爸就把車賣了去買新車。

很多時候你不經意說過的話、承諾過的事,都會是孩子日夜期盼的事物;別輕易答應孩子你做不到的事。

.成年禮

爸爸及女友家人送他一套披頭四CD、聖經、西裝、獵槍。父母通常會蠻重視孩子的成年禮的。

.愛情

爸爸在男孩兩段感情都給了各式各樣的建議,男孩第一次戀愛是單戀對方,爸爸教他把妹的技巧。後來男孩跟席娜在一起又被對方劈腿,爸爸告訴他不要放不下(不要一直提到「她」),不要否定自己(初次談戀愛被劈腿真的很容易否定自己)。

題外話,很多人都喜歡說,很想回到小時候。

我覺得這樣的話其實不太負責,只是想逃脫現有的困難,仔細回想你小時候(或人生任何一個階段),當下一定都有它的難題需要去面對;當我們說出想回到小時候,其實是忘了那個時候也會有困擾的。

其他表現

我不知道導演原先到底拍了多長的畫面,然後從中去挑選有意義的段落出來,且挑選的段落不能讓觀眾是連貫不起來的。

在劇本的細膩度上蠻仔細的,尤其它得在每年拍攝期間去寫下該段時期的劇本,著實不容易。

有很多段明明是銜接「隔年」的劇情,但該段落剛出現時,你是完全感受不到的,這部不管在拍攝還是在剪輯上都非常厲害。

很多導演現在拍什麼,十五分鐘後繼續拍都可以不連戲了,更別說隔上一年,然後連拍12年這樣。

有段長鏡頭畫面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男孩跟學校女生在聊天,兩人在街道上前進聊天,而鏡頭保持一定距離跟著。

這段能展現劇本的細膩(台詞)、演員演技,但就內容而言並不令人覺得有其重點。

電影表達的情感

在上頭都有分析描述到男孩的情感,雖然大多只是簡單提起,但有類似經驗或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觀眾應該都會很有感觸。

幾個沒有辦法歸類在上頭的,另整理在這。

.攝影老師對男孩說的:很多天才願意努力,也有很多笨蛋不願意努力就想超越天才。

.吉姆(媽媽第3任丈夫):那個負責照顧這個家、養育你的人是我!

.媽媽:我人生常常在做錯誤的決定,前半生買了過大的房子,後半生則是處理掉這個房子。(這段話太長來不及紀錄,但大意就是媽媽在抱怨自己總是遇到酗酒的老公、住著負擔不起的大房子)

.媽媽:我以為人生不只這樣。

像這句話我也蠻有感觸的,在我年輕時也以為自己會有很多可能,說不定能賺大錢,說不定有機會到國外生活去見識見識,說不定能過著很酷的生活;等到我有天發覺自己居然多年都處在經濟拮据的狀況下,才發現人生就這樣過去了,年少時的夢想沒有一個達成過。

電影最後那段想表達什麼

男孩或許是過於早熟,所以總會說出一些很複雜難懂的想法,也因為這樣席娜才會覺得他過於憂鬱。

但後來遇到的那女孩也是這種個性,所以他們的對話就是那種「人們口中的永遠只是現在」以及「人們總是常說把握當下,但其實是當下在把握我們」這種偏向哲學思考的話。

簡單說,我覺得這段在表達的就是「男孩遇到懂他的人了!」。

演員介紹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艾拉柯川(Ellar Coltrane) 飾演 梅森(Mason)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小男孩 12年來的變化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羅蕾萊林克雷特(Lorelei Linklater) 飾演 姊姊 莎曼珊(Samantha)

感覺這段時間演員好像比較沒自信,不太想演出,表現會讓人覺得怪怪的。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小男孩在這一年變化蠻大的。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派翠西亞艾奎特(Patricia Arquette) 飾演 媽媽奧莉薇亞(Mom)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劇照

伊森霍克(Ethan Hawke) 飾演 爸爸(Dad)

飾演爸媽的兩位演員演技都還蠻精湛的。

電影週邊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特映會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海報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電影票

觀賞戲院:美麗華大直影城 (捷運劍南路站)(台北市中山區)

觀賞戲院:今日秀泰影城 (捷運西門站)(台北市萬華區)

觀賞戲院:欣欣秀泰影城 (林森公園)(台北市中山區)

觀賞戲院:哈拉影城 (捷運東湖站)(台北市內湖區) 

觀賞戲院:喜滿客京華影城 (台北市松山區) (捷運南京三民站)

觀賞戲院:台北京站威秀影城 (台北火車站)(台北市大同區)

觀賞戲院:台北信義威秀影城 (捷運台北101/世貿站)(台北市信義區)

觀賞戲院:國賓影城(台北長春廣場) (捷運松江南京站)(台北市中山區)

觀賞戲院:國賓影城(微風廣場) (捷運忠孝復興站)(台北市松山區)

觀賞戲院: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 (板橋火車站)(新北市板橋區)

觀賞戲院:國賓大戲院 (捷運西門站)(台北市萬華區)

關於文章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心得速記 Movie, Boyhood / 年少時代 / 少年时代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心得速記

心得速記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Boyhood

其他名稱:年少時代(台灣)、少年时代(中國)、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香港)

影片年份:2014年

出品國:USA

出品:IFC Productions, Detour Filmproduction

發行商:UIP

語言:English

導演: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編劇:

Writing credits
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演員:

艾拉柯川 Ellar Coltrane ...... 梅森 Mason
派翠西亞艾奎特 Patricia Arquette ...... 奧莉薇亞(梅森媽) Mom
伊森霍克 Ethan Hawke ...... 大梅森(梅森爸) Dad
羅蕾萊林克雷特 Lorelei Linklater ...... 莎曼珊(梅森姐) Samantha
Elijah Smith ...... Tommy
Steven Chester Prince (Steven Prince) ...... Ted
Bonnie Cross ...... Teacher
Sydney Orta (Sidney Orta) ...... Elementary School Girl
Libby Villari ...... Grandma
Marco Perella ...... 比爾教授 Professor Bill Welbrock
Jamie Howard ...... 明蒂(比爾女兒) Mindy
Andrew Villarreal ...... Randy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15奧斯卡六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輯和最佳原創劇本。由《愛在午夜希臘時》導演李察林克雷特執導,伊森霍克和派翠西亞艾奎特領銜主演。

《年少時代》以全新電影手法,十二年來都用同一批演員,共同展開一段絕無僅有的旅程。本片圍繞著主角梅森,他有一個姐姐,從童年到成年的歲月,歷經不少情感起伏和心靈成長。

故事一開始, 天真爛漫的小學生梅森,遭遇了各式各樣的意外:單親媽媽奧莉薇亞(派翠西亞艾奎克 飾)全心全意照顧他,但生活過得水深火熱,於是決定帶著他和姐姐莎曼珊(羅蕾萊林克雷特 飾)搬到休士噸,因為他們長期不見人影的父親大梅森(伊森霍克 飾),總算從阿拉斯加回來,重新加入他們的家庭生活,就此生活風波不斷。但梅森面對父母、女孩、老師、老闆、風險、夢想、熱情等過客,走出自己的路。

李察林克雷特捨棄傳統的劇本,以類似建築藍圖的方式,爭取IFC電影公司的長期支持。他邊寫邊拍邊剪。他們以外的人,根本不知道144個月創造出什麼東西,唯有拍完最後一場戲,才會產生對這部電影的整體看法。

主要得獎紀錄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2015年奧斯卡)

最佳影片: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Cathleen Sutherland

最佳導演: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最佳原創劇本:李察林克雷特 Richard Linklater

最佳男配角:伊森霍克 Ethan Hawke

最佳女配角:派翠西亞艾奎特 Patricia Arquette

最佳剪輯:Sandra Adair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分類:電影心得讀書心得公共電視心得電視、音樂、戲劇

相關心得目錄:2010年~2014年電影公共電視電影相關文章目錄

相關標籤:金馬獎入圍得獎)、金鐘獎入圍得獎)、奧斯卡入圍得獎)、特映會記者會

按個讚,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歡迎各位朋友用「轉貼網址」的方式分享在社群網站、部落格或論壇;欲節錄內容轉載請來信告知,勿盜用文章。喜歡文章的話也請留下回應或點讚喔。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