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NOWnews 即時新聞
Latest news from NOWnews 
Own a Kindle?

We find the best deals on Kindle books for you. Just tell us which genres you love and we'll do the rest. The best part? It's completely free!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thumbnail 陳樂融評/台灣唱片公司補助款大洗牌
May 31st 2014, 07:24, by service.nownews@gmail.com (nownews)

文 /陳樂融

台灣一年一度的唱片界大型補助又來了。今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編列的計畫名稱都改了,從「旗艦型流行音樂製作與整合行銷產業促進計畫」改名為「流行音樂產業輔導促進計畫」。

當然,這計畫屬於補助而非獎助或投資性質,錢是直接送給唱片公司,補貼他們所提報的年度計畫,實施數年來迭經修改,本來只想補助中大型公司才名之為「旗艦」,但後來又想兼顧小型及微型公司(台灣標準選票文化導向下的分配思維),於是依申請張數而分組補助。

其實,台灣唱片公司營業額偏低,跟大陸或世界其他先進國家的娛樂公司相比,規模實在很小。依申請張數分組更有點詭異,彷彿大公司若願意少拿一點公款(也少受一點箝制),便可去申報較少張數的組別與真正的小公司競爭。

我知道當年旗艦計畫原意,是政府想藉此創造民間更多「產值」(請注意,是「產值」不是「價值」),而不是純粹從內容物是否優良、精緻等抽象標準衡量。是火上加油,不是雪中送炭。

但一來唱片公司算盤打得比政府精,本來完全不考慮出的片根本不會去申請補助(畢竟非全額補助,還是需自籌款),但有些專輯或EP的確可能佔到一點臨門一腳便宜,因為公司包裹著申請到補助,也就被包裹夾帶著出了片。但箇中奧妙,哪些專輯或EP真享到好處,哪些只是提案時妝點門面但後來沒直接享受到足額預算的,就得問問各家獲補助公司了。

就算純粹考慮產值,我也懷疑多年下來,有多少被嚴實評估?結案報告中,從沒有因為對方CD及卡拉OK沒賣出多少營業額或藝人經紀及周邊創造多少利益,因此不予通過,只有連片子都交不出來的公司被處分過的紀錄,倒沒有做出來的專輯不好聽、市場賣不動、藝人不夠紅而取消前面的補助或不給尾款。

關鍵字: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Media files:
e05c22507305481b7353cb787850780b.jpg (image/jpeg)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